第094章 鄄城之盟(1)
關燈
小
中
大
第094章 鄄城之盟(1)
鄭國的宮冶氏最近簡直忙到腳不沾地。作為鄄城的城主大夫, 公冶泰忙裏偷樂,天天盼著盟會日子的到來。
想想看吧,到時候七國國君攜部下皆至鄄城, 那將是多麽大的商機,如此多的達官顯貴齊聚鄄城,他們要吃喝, 要玩樂,要揮金如土,那將給鄄城帶來巨額的利潤。
也許在盟會以後, 他公冶氏將超越範卓公,成為鄭國最富有的氏族,而鄄城也有可能會在貿易上勝過鄭都曲沃呢。在鄭伯親切的關懷下, 公冶泰決心定要將這次大會辦出彩。
他在鄄城的中心修建起高高的“襄臺”作為各國國君議事的場所,又操練了一支熟悉禮儀的歌舞隊作為盟會華麗的點綴。他還私心將自己的小兒子安排成了替國君唱讚名的副官。
驕傲的公冶長卻很不滿意父親這樣的安排, 作為鄭國最高貴的世家公子之一,他以才學顯於朝廷,加之姿容倜儻,深受王太後的寵愛, 王太後視之如親子, 伯夫人認他做表兄,他不遜於世,連鄭國卿大夫都不放在眼裏,覺得滿朝文武皆不如己,哪裏肯乖乖去做那繁瑣盟會的禮讚官?
只不過,公冶長也很好奇, 其他國家的國君到底有什麽不同尋常之處?他很快就會看到了。
秋,九月初六, 雲上於天,齊王姜於的王駕率先抵達了鄄城。兵車滾滾,彩旗飄揚,齊國儼然一副準盟主的架勢。
鄄城六處城門全部洞開,迎接齊國的車駕,按禮節,在進入盟會城池時,齊王姜於應站在王車車板上,扶欄致意。
只見姜於一身灰紫色的王袍,領襟處露出一截墨綠色的襯袍,腰懸琉璃碧玉,站於王車上,車橫木上系著紫色絲帶,整個車廂的青鳥圖案也都塗成紫色。
眾所周知,齊王於偏愛紫色,而齊國的國色卻是朱紅色。
自從姜於登基以後,便將王宮內外能用上紫色的地方全用上了紫色,那些臣子們為了討好新王,也紛紛開始穿帶點紫色的衣裳進出王宮,以求博得新王的好感。這招果然管用,齊王於見了他們便要誇讚幾句。
一時間,“齊王好紫衣,舉國公卿皆服紫”。紫色漸漸淩駕於朱紅之上,成為最貴氣的顏色了。
“此乃惡紫奪朱之相也。”
公冶長風度翩翩地站在城樓上評價道,他舉目觀望齊國的車馬隊,這時候他本該同國君一起在行宮裏迎接齊王的,但他懶得去。
齊王於的車架駛進了鄄城行宮,鄭伯姒好早早等在殿外,雙方見禮。接下來便是等待其他路遠的國家首腦抵達了。
隔天,九月初七,陳國國君至。鄭伯與齊王同時迎接。
九月初九,申、蔡兩國國君結伴而至。鄭、齊、陳三國國君同列相迎。
那蔡國國君夏晟的儀態看起來莊重中帶有一絲滑稽,總愛仰著頭走路,只看天,不看腳。
公冶長覺得好笑,他原以為只有鄭國的貴族一副酒色財氣的模樣,沒想到其他國家的君主和大夫也各有各的“毛病”。
“時無英豪矣,時無英豪矣……”他百無聊賴的念叨著,決定不再看下去了。
九月十三,魯國的車駕至,但牽頭的並非魯公,而是他的三叔康公季友,魯國人一般稱他為康公友或者魯叔友,天下人則習慣稱他為康叔友或康季公……哎呀呀,魯國貴族的名稱總是比他們的菜譜都多。
至於魯公本人,則跟在叔叔身後。
連鄭伯都納悶,怎麽天下最刻板於禮法的魯國能夠允許國君落於臣後呢?
原來,魯國三公室這些年勢力越來越龐大,為了削弱魯公的權力,竟然擺出“孝道為國本,尊長為綱要”的治國主張來,認為魯公應該對三位德高望重的叔叔保持最大的尊敬,於是魯國的禮法也被三公室改寫。
國君出行,叔長當先,如今天下也只有魯國了。
提前來到鄄城的五國國君也同時迎接了他們。
九月十四,按照腳程,這一天該是最遙遠的漢國國君到來的日子,但是眼見金烏西斜,殘陽如血,也不見漢國車駕的影子。
九月十五,還是不見。
“想來是路途險阻,耽擱了。”鄭伯提議道:“待孤譴人去沿路問問便是。”
傳令官去問了,果然如此。說是潏江上秋風大作,拖慢了漢國的速度,漢王囑托若九月二十日前不能抵達,叫六國國君不必多等。
九月二十日就是盟會的日子了。
劉樞的這條口信無疑叫齊王於舒了口氣,她終於放心了兩點,其一,漢王樞並非不來,而是真的誤了行程。其二,盟會日期是她定下的,如果因為漢王而延後,恐怕其他國君會有非議,可如果不顧漢王,如期舉行,萬一惹惱了漢國,也不好。
這下有了漢王樞的保證,她便可以不提心吊膽了。
……
九月十九日,戊午,有霜。
漢國的車駕終於全部趕過了潏江,加快進度奔赴鄄城,若不出意外,趕在二十日前應該能夠抵達。可是不巧,半上午的辰光,天上飄起了雨滴,氣溫驟降。避免馬車打滑,隊伍只好又放慢速度。
劉樞倒是不急,她似乎一點也不關心是否會遲到,也不在意成為盟會的主角。這幾日,她沒叫任何人來王車裏解悶,只是獨自一遍一遍想著後面的計劃,她眼睛落在隨行人員的名冊上,心裏卻想著那些沒來的人。
只有她心裏明白,那些沒來的大夫才是屬於她的人。
她將他們留在灃都,就像漁夫向池塘裏撒下漁網,漁網會順著水勢快速張滿,只待她回去,便是收網之時。
初秋的鄭國官道上吹起涼颼颼的風,夾雜著細絲一樣的冷雨,車輪咕嚕咕嚕的向前滾動,劉樞想著酈壬臣就在後面不遠的某一駕輕車中,也許正在陪著高傒聊天呢。不過她始終沒有傳喚她。
……
九月二十日,己未,雁南歸。
泠雨送秋,輕寒迎節,江楓曉落,林葉初黃。鄄城將近,侍女早早服侍漢王換好了禮服。
劉樞走出車廂,登上車板,看看天色,卯時已過,鄄城就在三十裏外。
“再快些。”她淡淡下令。
“諾!”禦馬的車府令揚起馬鞭,賣力趕路,帶動著身後的幾十乘馬車都快了起來。
盟會將在辰時舉行,他們恐怕是趕不上了,但是趕不趕得上不要緊,要緊的是漢國的態度。所以漢王才早早便換好禮服。
一個時辰後……
“漢王儀仗到!”
鄭國的城頭傳令官大聲通告,城門本就是敞開的,劉樞像其他國君到來時那樣,身著王袍,手扶車橫致意,穿過城門。
這時候,六國的國君已經依次登上典禮“襄臺”,聽到節節傳報聲,均回頭去看,漢王的車馬剛到,來不及停在行宮,直接停在了襄臺之下。
劉樞擡頭看去,只見六國國君皆隆重衣冠,立於高臺,臺下左右是六國的儀仗,依次排開,各國群臣裝容整肅,也排成六個陣營,將高臺圍攏一圈。
旌旗蔽空,鐘鳴鼓擂,萬眾莊嚴,兵馬在列。盟會剛剛開始……
這是第一次,天下七國國君同聚於一處,只有見慣大場面的人才能鎮得住此情此景。劉樞不用見慣大場面,她自己便是大場面。
她步下王車,步履從容不迫,表情鎮靜從容,雖然遲了幾刻,但絲毫不慌張,她已經打好腹稿,想好到時候怎麽說了。
襄臺是只有國君和少數幾個隨從大夫才能上去的場所,其餘的儀仗隊伍和大夫們都留在臺下,列在其他國家隊伍之側。
公冶長作為鄭伯的禮讚官,立於鄭伯身後,他自然也見到了劉樞緩步而上的情景,這恐怕是他一生也無法忘卻的一段記憶。
只見連綿幾日的細雨稍歇,天邊的雲層中透出金橘色的日光,漢王一下馬車,鄭國的禮儀官便奔下高臺去迎接。她沿著土黃色的夯土臺拾級而上,步態端莊又不失一種松弛感,與那些古板謹慎的國君全然不同。
走得近了,公冶長得以看清漢王樞的樣子:丹鳳目,懸膽鼻,英眉朗面。墨色的王袍上交雜著赤色的夔龍紋,腰間一柄長劍,垂一排玉組,頭上一頂蟠螭紋鏤空金冠,熠熠生輝。
公冶長從沒見過能將黑袍金冠穿的如此好看、如此有氣勢的人。這樣的女人,任誰見了第一面都會被震懾的。
這才是高懸於漢國上空的太陽。
公冶長自詡清逸之士,眼高於頂,全鄭國什麽樣的王庭勳貴沒有見過?哪怕這幾日又見了許多天下名流、國君將相,也不能使他為奇,唯獨漢王樞,於七國君王中,給他獨一份的感觀。
漢王樞抵達臺上,與齊、鄭、申、陳、蔡、魯各國國君見禮,六國國君也以平禮回之,隨後在禮官的引導下各自就坐。
劉樞年紀雖輕,卻只帶三名大夫上來,可見其底氣十足。襄臺上置祭壇、帷幔、旗幟、桌案,七國國君圍合而坐。鄭伯姒好作為東道主,先站起來發出第一道外交辭令:
“日中則移,月滿而虧,天下之勢,唯此公商,孤有旨酒,嘉賓式燕!”
既然是正式場合的外交辭令,規格如此之高,就不可能用大白話來說了,而是要引經據典,駢四儷六,這是作為國君與貴族必備的禮儀技能。
鄭伯這麽一說完,身後的禮讚官公冶長立馬就明白了國君的意思,意思其實很簡單,就是要向各國表示歡迎光臨,於是他朝臺下高聲宣道:
“鄭樂府,奏《嘉賓》之樂!”
這也是國君們舉行會議時必備的一個環節:詩而和之!
既然是《詩》,那便是要唱出來的,臺下早坐著各國的樂府團隊,都是各個國君自己帶來的。鄭國的樂師們聽到禮讚官的命令,便很默契的開始吹吹打打起來。
一時* 間,編鐘與石磬同鳴,謳者與舞伎同起:
“敦彼行葦,牛羊勿履。方苞方體,維葉泥泥。戚戚兄女,莫遠具爾。或肆之筵,或授之幾;
肆筵設席,授幾有禦。或獻或酢,洗爵奠斝。醓醢以薦,或燔或炙。嘉肴脾臄,或歌或咢……”
(【註】引用自《詩經·行葦》)
謳者們連唱四闋,樂曲歡快,這是一首熱烈歡迎賓朋的詩歌,順便表達了兄弟姐妹團結一心的美好祈願。
一曲奏畢,大家都很滿意,尤其齊王於最滿意,她欣然瞧了鄭伯一眼,誇他上道。
以齊王為首的各國國君輪流發表了幾句誇讚和感謝的句子,也是各自旁征博引,口吐錦繡。
各位國君即使平時在自己的宮闈裏玩樂無度,但是到了這正式盟會的場合裏,誰也不落下風,表面文章做的一個比一個好。
國君與文人不同,他們從小學習的一切詩詞歌賦,都是為了日後政治的功能。作為國家的代表,他們在集體盟會時要能即興賦詩,出口成章,拉近與賓客的關系,不能只會喊“彩,彩,彩”和“妙,妙,妙”。
等國君們都彬彬有禮的讚謝一輪,隨後鄭伯適時提樽,邀各位共飲一杯。至此,便是完成了第一輪的外交辭令,在天下公認的禮儀中,以上過程叫做——詩賦外交。
這樣的外交方式,雖然非常繁覆累贅,但是用詩賦作為外交辭令,對於一些不便明講的事,就可以采取暗示,針對敏感的問題,就可以作彈性解釋,婉轉而又微妙;
國君與外交官們用吟誦詩賦的形式來闡述自己的思想和態度,或頌揚或恐嚇,或友好或嘲諷,或請求或承諾,或逢迎或拒絕……即使不合雙方之意,也不會撕破臉,傷了國君面子,大家依然可以言笑晏晏,氣氛融洽,進退有度。
這在外交中非常重要,能夠為談判創造模糊的空間,一切實用的、冰冷的外交算計都暗藏在這些溫文爾雅的吟誦聲中了。
等鄭伯姒好坐下了,漢王樞自然而然站了起來,為表失期歉意,她理應在東道主做完開場白之後向大家交代一番。在商談正事的盟會中,這種禮節性的道歉最好越早做越好,如果太晚,處境將比較尷尬。
所以她切入的時機非常合適。
劉樞站起來的時候,其他人的目光就不約而同集中到她的身上了,大家都想看看,這位傳說中無能暴戾,踐祚二十三年還未親政的女王究竟是個什麽角色。
劉樞清晰又富有感情的語調在高臺上擴散開來:
“鴻雁於飛,肅肅其羽。之子於盟,失路於野,念茲在茲,罪咎何尤!”
她講完,身後的酈壬臣也明白了她的意思。沒錯,漢國此次的禮讚官,劉樞選酈壬臣來做。
酈壬臣敏捷地體會出了劉樞想表達的意思,這話是說:
秋天的冷雨氣候實在惡劣啊,連南飛的鴻雁都在艱難抖動翅膀,我們非常樂意來參加此次盟會,但實在不小心耽誤了路程,心中憂愁萬分,對於自己的過失,一直在反思和懊悔,希望得到長者的原諒。
短短幾句話,既闡明了失期的原因,又表達了愧疚的心情,還擺出一副任憑長者責罰的態度。
在坐的國君大部分都比劉樞年長二三十歲,於是她的措辭也給人感覺帶了點調皮的意味,嚴肅中帶點輕松,各位國君聽後均莞爾一笑,誰又當真與她計較呢?
依照這個意思,酈壬臣在腦中飛速篩選一遍,選定了一首最恰當的詩歌,對臺下宣道:
“漢樂府,奏《匪寧》之樂上闋!”
臺下的漢樂府樂師們接到命令,也立即演奏起來。不同國家的樂曲風格也不同,哪怕是同樣的詩賦,也能演奏出千變萬化的氣質來,鄭聲柔媚而靡靡,漢聲卻凜凜而磅礴:
“節彼南山,維石巖巖。赫赫聖王,民具爾瞻。憂心如惔,不敢戲言。式夷式已,小人弗殆;
節彼南山,有實其猗。駕彼四牡,四牡項領,我王不寧,不懲其心。憂心如酲,爾罰何力!”
(【註】改編自《詩經·節南山》)
之所以只唱奏上闋,是因為這首詩歌全文並非都表達了道歉的意思,如果全部吟誦出來,未免跑題,只有節選出上闋來,才能符合漢王的意圖。
作為大型外交活動的禮讚官,得有不亞於任何人的學識,要像喝水一樣熟悉各類詩詞歌賦,還要能夠在揣摩上意的同時會適當的“斷章取義”。
上闋奏畢,六國國君臉上都露出寬和喜悅的顏色,大家象征性的輪流發表一句評價,這事就算這麽過去了。鄭伯再次提樽,邀各國國君同飲,接著進入下一議題。
這時候齊王於便站了起來,在今天,她才是正兒八經的主角——盟會的發起者。
她穿著全場最艷麗的紫袍,身量精瘦,她笑起來的時候,頰邊露出兩個淺淺的酒窩,顏色嬌美,引人讚嘆,不笑的時候,又目光精明,仿佛一切都逃不過她的洞察。
她的目光一一掃過諸位,最後在漢王樞身後的酈壬臣身上停留片刻,兩束目光相遇的時候,酈壬臣禮貌的避開了眼睛,像是在表示對別國國君的尊敬。
姜於的心卻為此揪了一下,兩年了……她們快兩年沒有見過了,如今再重逢,早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。
棕色的厚大禮袍穿在酈壬臣的身上,她頭戴銀絲編織的進賢冠,帽冠兩側插豎起的白色鹖羽,這樣的服飾和冠帽在漢國象征著高級卿大夫的地位。她袖口的花紋是代表司法的解豸神獸紋樣,更明明白白展示出她作為漢國廷尉的身份。
姜於怎麽也想不到,酈壬臣會去了漢國,竟還在短短兩年坐到了廷尉的位置。同樣,酈壬臣也絕對想不到姜於會成了齊王。
姜於只覺喉嚨苦澀,如果她早知道自己會成為齊王,如果再晚一些放少卿走,她是不是有機會將她留在齊國,留在身邊呢?
可是不可能有如果。
風雲際會,天下不寧,她們被命運的颶風裹挾著推到了截然不同的兩極……
姜於收回了視線,整理思緒,提高聲量道:
“孤行其野,芃芃其麥。控於大邦,誰因誰困?大夫君子,無責我憂。百爾所思,不如所共。”
(【註】改編自《詩經·載馳》)
她這話是說:我孤獨的走在茫茫原野之上,看到茂盛的麥子,想要去找大國幫忙,可卻無依無靠,有誰能夠明白此等困境?各位君子,請你們不要責備於我,當此之時,不如同我一道吧。
聽她這樣說,六國國君的臉色都變得凝重,姜於所說的困境,自然就是指“楚患”了。
姜於也通過這段話率先點出了盟會的主題:聯合抗楚!
齊國的禮讚官酈淵向臺下宣布了演奏的篇目:“齊樂府,奏《大國》之樂!”
伴隨著齊國樂師們的演奏和謳歌,也給各國國君一個思考緩沖的時機,雖然他們早在來之前便已經想好了策略,但是具體怎麽隨機應變的講出來,也是需要認真斟酌的。
這首《大國》也真是選得妙,一方面道出了楚患嚴峻的事實,在坐的那幾個小國平日裏沒少被楚國欺負掠奪,若無大國庇佑,他們很難過好;另一方面又突出了齊國的大國意願,給盟會的走向定了個調子。
(【註】本文關於詩賦外交的內容也參考了相關文獻,詳情見作話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鄭國的宮冶氏最近簡直忙到腳不沾地。作為鄄城的城主大夫, 公冶泰忙裏偷樂,天天盼著盟會日子的到來。
想想看吧,到時候七國國君攜部下皆至鄄城, 那將是多麽大的商機,如此多的達官顯貴齊聚鄄城,他們要吃喝, 要玩樂,要揮金如土,那將給鄄城帶來巨額的利潤。
也許在盟會以後, 他公冶氏將超越範卓公,成為鄭國最富有的氏族,而鄄城也有可能會在貿易上勝過鄭都曲沃呢。在鄭伯親切的關懷下, 公冶泰決心定要將這次大會辦出彩。
他在鄄城的中心修建起高高的“襄臺”作為各國國君議事的場所,又操練了一支熟悉禮儀的歌舞隊作為盟會華麗的點綴。他還私心將自己的小兒子安排成了替國君唱讚名的副官。
驕傲的公冶長卻很不滿意父親這樣的安排, 作為鄭國最高貴的世家公子之一,他以才學顯於朝廷,加之姿容倜儻,深受王太後的寵愛, 王太後視之如親子, 伯夫人認他做表兄,他不遜於世,連鄭國卿大夫都不放在眼裏,覺得滿朝文武皆不如己,哪裏肯乖乖去做那繁瑣盟會的禮讚官?
只不過,公冶長也很好奇, 其他國家的國君到底有什麽不同尋常之處?他很快就會看到了。
秋,九月初六, 雲上於天,齊王姜於的王駕率先抵達了鄄城。兵車滾滾,彩旗飄揚,齊國儼然一副準盟主的架勢。
鄄城六處城門全部洞開,迎接齊國的車駕,按禮節,在進入盟會城池時,齊王姜於應站在王車車板上,扶欄致意。
只見姜於一身灰紫色的王袍,領襟處露出一截墨綠色的襯袍,腰懸琉璃碧玉,站於王車上,車橫木上系著紫色絲帶,整個車廂的青鳥圖案也都塗成紫色。
眾所周知,齊王於偏愛紫色,而齊國的國色卻是朱紅色。
自從姜於登基以後,便將王宮內外能用上紫色的地方全用上了紫色,那些臣子們為了討好新王,也紛紛開始穿帶點紫色的衣裳進出王宮,以求博得新王的好感。這招果然管用,齊王於見了他們便要誇讚幾句。
一時間,“齊王好紫衣,舉國公卿皆服紫”。紫色漸漸淩駕於朱紅之上,成為最貴氣的顏色了。
“此乃惡紫奪朱之相也。”
公冶長風度翩翩地站在城樓上評價道,他舉目觀望齊國的車馬隊,這時候他本該同國君一起在行宮裏迎接齊王的,但他懶得去。
齊王於的車架駛進了鄄城行宮,鄭伯姒好早早等在殿外,雙方見禮。接下來便是等待其他路遠的國家首腦抵達了。
隔天,九月初七,陳國國君至。鄭伯與齊王同時迎接。
九月初九,申、蔡兩國國君結伴而至。鄭、齊、陳三國國君同列相迎。
那蔡國國君夏晟的儀態看起來莊重中帶有一絲滑稽,總愛仰著頭走路,只看天,不看腳。
公冶長覺得好笑,他原以為只有鄭國的貴族一副酒色財氣的模樣,沒想到其他國家的君主和大夫也各有各的“毛病”。
“時無英豪矣,時無英豪矣……”他百無聊賴的念叨著,決定不再看下去了。
九月十三,魯國的車駕至,但牽頭的並非魯公,而是他的三叔康公季友,魯國人一般稱他為康公友或者魯叔友,天下人則習慣稱他為康叔友或康季公……哎呀呀,魯國貴族的名稱總是比他們的菜譜都多。
至於魯公本人,則跟在叔叔身後。
連鄭伯都納悶,怎麽天下最刻板於禮法的魯國能夠允許國君落於臣後呢?
原來,魯國三公室這些年勢力越來越龐大,為了削弱魯公的權力,竟然擺出“孝道為國本,尊長為綱要”的治國主張來,認為魯公應該對三位德高望重的叔叔保持最大的尊敬,於是魯國的禮法也被三公室改寫。
國君出行,叔長當先,如今天下也只有魯國了。
提前來到鄄城的五國國君也同時迎接了他們。
九月十四,按照腳程,這一天該是最遙遠的漢國國君到來的日子,但是眼見金烏西斜,殘陽如血,也不見漢國車駕的影子。
九月十五,還是不見。
“想來是路途險阻,耽擱了。”鄭伯提議道:“待孤譴人去沿路問問便是。”
傳令官去問了,果然如此。說是潏江上秋風大作,拖慢了漢國的速度,漢王囑托若九月二十日前不能抵達,叫六國國君不必多等。
九月二十日就是盟會的日子了。
劉樞的這條口信無疑叫齊王於舒了口氣,她終於放心了兩點,其一,漢王樞並非不來,而是真的誤了行程。其二,盟會日期是她定下的,如果因為漢王而延後,恐怕其他國君會有非議,可如果不顧漢王,如期舉行,萬一惹惱了漢國,也不好。
這下有了漢王樞的保證,她便可以不提心吊膽了。
……
九月十九日,戊午,有霜。
漢國的車駕終於全部趕過了潏江,加快進度奔赴鄄城,若不出意外,趕在二十日前應該能夠抵達。可是不巧,半上午的辰光,天上飄起了雨滴,氣溫驟降。避免馬車打滑,隊伍只好又放慢速度。
劉樞倒是不急,她似乎一點也不關心是否會遲到,也不在意成為盟會的主角。這幾日,她沒叫任何人來王車裏解悶,只是獨自一遍一遍想著後面的計劃,她眼睛落在隨行人員的名冊上,心裏卻想著那些沒來的人。
只有她心裏明白,那些沒來的大夫才是屬於她的人。
她將他們留在灃都,就像漁夫向池塘裏撒下漁網,漁網會順著水勢快速張滿,只待她回去,便是收網之時。
初秋的鄭國官道上吹起涼颼颼的風,夾雜著細絲一樣的冷雨,車輪咕嚕咕嚕的向前滾動,劉樞想著酈壬臣就在後面不遠的某一駕輕車中,也許正在陪著高傒聊天呢。不過她始終沒有傳喚她。
……
九月二十日,己未,雁南歸。
泠雨送秋,輕寒迎節,江楓曉落,林葉初黃。鄄城將近,侍女早早服侍漢王換好了禮服。
劉樞走出車廂,登上車板,看看天色,卯時已過,鄄城就在三十裏外。
“再快些。”她淡淡下令。
“諾!”禦馬的車府令揚起馬鞭,賣力趕路,帶動著身後的幾十乘馬車都快了起來。
盟會將在辰時舉行,他們恐怕是趕不上了,但是趕不趕得上不要緊,要緊的是漢國的態度。所以漢王才早早便換好禮服。
一個時辰後……
“漢王儀仗到!”
鄭國的城頭傳令官大聲通告,城門本就是敞開的,劉樞像其他國君到來時那樣,身著王袍,手扶車橫致意,穿過城門。
這時候,六國的國君已經依次登上典禮“襄臺”,聽到節節傳報聲,均回頭去看,漢王的車馬剛到,來不及停在行宮,直接停在了襄臺之下。
劉樞擡頭看去,只見六國國君皆隆重衣冠,立於高臺,臺下左右是六國的儀仗,依次排開,各國群臣裝容整肅,也排成六個陣營,將高臺圍攏一圈。
旌旗蔽空,鐘鳴鼓擂,萬眾莊嚴,兵馬在列。盟會剛剛開始……
這是第一次,天下七國國君同聚於一處,只有見慣大場面的人才能鎮得住此情此景。劉樞不用見慣大場面,她自己便是大場面。
她步下王車,步履從容不迫,表情鎮靜從容,雖然遲了幾刻,但絲毫不慌張,她已經打好腹稿,想好到時候怎麽說了。
襄臺是只有國君和少數幾個隨從大夫才能上去的場所,其餘的儀仗隊伍和大夫們都留在臺下,列在其他國家隊伍之側。
公冶長作為鄭伯的禮讚官,立於鄭伯身後,他自然也見到了劉樞緩步而上的情景,這恐怕是他一生也無法忘卻的一段記憶。
只見連綿幾日的細雨稍歇,天邊的雲層中透出金橘色的日光,漢王一下馬車,鄭國的禮儀官便奔下高臺去迎接。她沿著土黃色的夯土臺拾級而上,步態端莊又不失一種松弛感,與那些古板謹慎的國君全然不同。
走得近了,公冶長得以看清漢王樞的樣子:丹鳳目,懸膽鼻,英眉朗面。墨色的王袍上交雜著赤色的夔龍紋,腰間一柄長劍,垂一排玉組,頭上一頂蟠螭紋鏤空金冠,熠熠生輝。
公冶長從沒見過能將黑袍金冠穿的如此好看、如此有氣勢的人。這樣的女人,任誰見了第一面都會被震懾的。
這才是高懸於漢國上空的太陽。
公冶長自詡清逸之士,眼高於頂,全鄭國什麽樣的王庭勳貴沒有見過?哪怕這幾日又見了許多天下名流、國君將相,也不能使他為奇,唯獨漢王樞,於七國君王中,給他獨一份的感觀。
漢王樞抵達臺上,與齊、鄭、申、陳、蔡、魯各國國君見禮,六國國君也以平禮回之,隨後在禮官的引導下各自就坐。
劉樞年紀雖輕,卻只帶三名大夫上來,可見其底氣十足。襄臺上置祭壇、帷幔、旗幟、桌案,七國國君圍合而坐。鄭伯姒好作為東道主,先站起來發出第一道外交辭令:
“日中則移,月滿而虧,天下之勢,唯此公商,孤有旨酒,嘉賓式燕!”
既然是正式場合的外交辭令,規格如此之高,就不可能用大白話來說了,而是要引經據典,駢四儷六,這是作為國君與貴族必備的禮儀技能。
鄭伯這麽一說完,身後的禮讚官公冶長立馬就明白了國君的意思,意思其實很簡單,就是要向各國表示歡迎光臨,於是他朝臺下高聲宣道:
“鄭樂府,奏《嘉賓》之樂!”
這也是國君們舉行會議時必備的一個環節:詩而和之!
既然是《詩》,那便是要唱出來的,臺下早坐著各國的樂府團隊,都是各個國君自己帶來的。鄭國的樂師們聽到禮讚官的命令,便很默契的開始吹吹打打起來。
一時* 間,編鐘與石磬同鳴,謳者與舞伎同起:
“敦彼行葦,牛羊勿履。方苞方體,維葉泥泥。戚戚兄女,莫遠具爾。或肆之筵,或授之幾;
肆筵設席,授幾有禦。或獻或酢,洗爵奠斝。醓醢以薦,或燔或炙。嘉肴脾臄,或歌或咢……”
(【註】引用自《詩經·行葦》)
謳者們連唱四闋,樂曲歡快,這是一首熱烈歡迎賓朋的詩歌,順便表達了兄弟姐妹團結一心的美好祈願。
一曲奏畢,大家都很滿意,尤其齊王於最滿意,她欣然瞧了鄭伯一眼,誇他上道。
以齊王為首的各國國君輪流發表了幾句誇讚和感謝的句子,也是各自旁征博引,口吐錦繡。
各位國君即使平時在自己的宮闈裏玩樂無度,但是到了這正式盟會的場合裏,誰也不落下風,表面文章做的一個比一個好。
國君與文人不同,他們從小學習的一切詩詞歌賦,都是為了日後政治的功能。作為國家的代表,他們在集體盟會時要能即興賦詩,出口成章,拉近與賓客的關系,不能只會喊“彩,彩,彩”和“妙,妙,妙”。
等國君們都彬彬有禮的讚謝一輪,隨後鄭伯適時提樽,邀各位共飲一杯。至此,便是完成了第一輪的外交辭令,在天下公認的禮儀中,以上過程叫做——詩賦外交。
這樣的外交方式,雖然非常繁覆累贅,但是用詩賦作為外交辭令,對於一些不便明講的事,就可以采取暗示,針對敏感的問題,就可以作彈性解釋,婉轉而又微妙;
國君與外交官們用吟誦詩賦的形式來闡述自己的思想和態度,或頌揚或恐嚇,或友好或嘲諷,或請求或承諾,或逢迎或拒絕……即使不合雙方之意,也不會撕破臉,傷了國君面子,大家依然可以言笑晏晏,氣氛融洽,進退有度。
這在外交中非常重要,能夠為談判創造模糊的空間,一切實用的、冰冷的外交算計都暗藏在這些溫文爾雅的吟誦聲中了。
等鄭伯姒好坐下了,漢王樞自然而然站了起來,為表失期歉意,她理應在東道主做完開場白之後向大家交代一番。在商談正事的盟會中,這種禮節性的道歉最好越早做越好,如果太晚,處境將比較尷尬。
所以她切入的時機非常合適。
劉樞站起來的時候,其他人的目光就不約而同集中到她的身上了,大家都想看看,這位傳說中無能暴戾,踐祚二十三年還未親政的女王究竟是個什麽角色。
劉樞清晰又富有感情的語調在高臺上擴散開來:
“鴻雁於飛,肅肅其羽。之子於盟,失路於野,念茲在茲,罪咎何尤!”
她講完,身後的酈壬臣也明白了她的意思。沒錯,漢國此次的禮讚官,劉樞選酈壬臣來做。
酈壬臣敏捷地體會出了劉樞想表達的意思,這話是說:
秋天的冷雨氣候實在惡劣啊,連南飛的鴻雁都在艱難抖動翅膀,我們非常樂意來參加此次盟會,但實在不小心耽誤了路程,心中憂愁萬分,對於自己的過失,一直在反思和懊悔,希望得到長者的原諒。
短短幾句話,既闡明了失期的原因,又表達了愧疚的心情,還擺出一副任憑長者責罰的態度。
在坐的國君大部分都比劉樞年長二三十歲,於是她的措辭也給人感覺帶了點調皮的意味,嚴肅中帶點輕松,各位國君聽後均莞爾一笑,誰又當真與她計較呢?
依照這個意思,酈壬臣在腦中飛速篩選一遍,選定了一首最恰當的詩歌,對臺下宣道:
“漢樂府,奏《匪寧》之樂上闋!”
臺下的漢樂府樂師們接到命令,也立即演奏起來。不同國家的樂曲風格也不同,哪怕是同樣的詩賦,也能演奏出千變萬化的氣質來,鄭聲柔媚而靡靡,漢聲卻凜凜而磅礴:
“節彼南山,維石巖巖。赫赫聖王,民具爾瞻。憂心如惔,不敢戲言。式夷式已,小人弗殆;
節彼南山,有實其猗。駕彼四牡,四牡項領,我王不寧,不懲其心。憂心如酲,爾罰何力!”
(【註】改編自《詩經·節南山》)
之所以只唱奏上闋,是因為這首詩歌全文並非都表達了道歉的意思,如果全部吟誦出來,未免跑題,只有節選出上闋來,才能符合漢王的意圖。
作為大型外交活動的禮讚官,得有不亞於任何人的學識,要像喝水一樣熟悉各類詩詞歌賦,還要能夠在揣摩上意的同時會適當的“斷章取義”。
上闋奏畢,六國國君臉上都露出寬和喜悅的顏色,大家象征性的輪流發表一句評價,這事就算這麽過去了。鄭伯再次提樽,邀各國國君同飲,接著進入下一議題。
這時候齊王於便站了起來,在今天,她才是正兒八經的主角——盟會的發起者。
她穿著全場最艷麗的紫袍,身量精瘦,她笑起來的時候,頰邊露出兩個淺淺的酒窩,顏色嬌美,引人讚嘆,不笑的時候,又目光精明,仿佛一切都逃不過她的洞察。
她的目光一一掃過諸位,最後在漢王樞身後的酈壬臣身上停留片刻,兩束目光相遇的時候,酈壬臣禮貌的避開了眼睛,像是在表示對別國國君的尊敬。
姜於的心卻為此揪了一下,兩年了……她們快兩年沒有見過了,如今再重逢,早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。
棕色的厚大禮袍穿在酈壬臣的身上,她頭戴銀絲編織的進賢冠,帽冠兩側插豎起的白色鹖羽,這樣的服飾和冠帽在漢國象征著高級卿大夫的地位。她袖口的花紋是代表司法的解豸神獸紋樣,更明明白白展示出她作為漢國廷尉的身份。
姜於怎麽也想不到,酈壬臣會去了漢國,竟還在短短兩年坐到了廷尉的位置。同樣,酈壬臣也絕對想不到姜於會成了齊王。
姜於只覺喉嚨苦澀,如果她早知道自己會成為齊王,如果再晚一些放少卿走,她是不是有機會將她留在齊國,留在身邊呢?
可是不可能有如果。
風雲際會,天下不寧,她們被命運的颶風裹挾著推到了截然不同的兩極……
姜於收回了視線,整理思緒,提高聲量道:
“孤行其野,芃芃其麥。控於大邦,誰因誰困?大夫君子,無責我憂。百爾所思,不如所共。”
(【註】改編自《詩經·載馳》)
她這話是說:我孤獨的走在茫茫原野之上,看到茂盛的麥子,想要去找大國幫忙,可卻無依無靠,有誰能夠明白此等困境?各位君子,請你們不要責備於我,當此之時,不如同我一道吧。
聽她這樣說,六國國君的臉色都變得凝重,姜於所說的困境,自然就是指“楚患”了。
姜於也通過這段話率先點出了盟會的主題:聯合抗楚!
齊國的禮讚官酈淵向臺下宣布了演奏的篇目:“齊樂府,奏《大國》之樂!”
伴隨著齊國樂師們的演奏和謳歌,也給各國國君一個思考緩沖的時機,雖然他們早在來之前便已經想好了策略,但是具體怎麽隨機應變的講出來,也是需要認真斟酌的。
這首《大國》也真是選得妙,一方面道出了楚患嚴峻的事實,在坐的那幾個小國平日裏沒少被楚國欺負掠奪,若無大國庇佑,他們很難過好;另一方面又突出了齊國的大國意願,給盟會的走向定了個調子。
(【註】本文關於詩賦外交的內容也參考了相關文獻,詳情見作話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